向富兰克林学创业

向富兰克林学创业
 
作者: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专栏作家乔纳森•古思里(JONATHAN GUTHRIE)
2006年1月19日 星期四


美国是创业模范的源泉:从19世纪的钢铁大王安德鲁•卡内基(Andrew Carnegie),到20世纪的汉堡巨头雷•克洛克(Ray Kroc),以及21世纪的网络大师拉里•佩奇(Larry Page)和谢尔盖•布林(Sergey Brin)。不过可能你不会立刻想到本杰明•富兰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,周二(1月17日)是他300周年诞辰纪念日。

富兰克林在美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等同于革命先祖,这是他们在学校里就被反复灌输的观念。英国人对此知之甚少,富兰克林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可不光鲜——身着长袍的可爱老古板,在雷雨交加的天气里放着风筝。富兰克林不是发明了电吗?还是风筝?亦或是长袍?

我对富兰克林的熟悉程度和一般英国人没什么两样,直到一个非营利团体“本杰明•富兰克林诞辰300周年”( The Benjamin Franklin Tercentenary ,该团体由5个美国费城文化机构组成)对我展开了传奇式的公关宣传后,才有所转变。该团体将富兰克林推崇为值得模仿的创业家。他们身在费城,也许不知道我就喜欢写点与公关宣传唱反调的东西。他们的宣传激起了我的兴趣,于是我读了《富兰克林自传》(Autobiography)。很不情愿,我地被说服了。
富兰克林出身贫寒,这让他成了在机场销售的《我的成功秘诀》等自助类丛书的完美题材。他的父母都很穷,他是家中第十个儿子。众所周知,1723年,他17岁来到费城时,口袋里只揣着的一个美元。然后凭着直觉的精明和高尚的原则,他开始发了。

富兰克林遵循了谨慎原则,自己只做雇员不做老板,在选定的行业里学习,让别人去冒风险。一个叫凯默(Keimer)的印刷商给了他一个栖身之所。弗兰克林很快就开始策划自己创业,加入竞争。

他的成功之道在今天看来,仍然可以增加初创企业的适应性和生存机会。富兰克林没有单打独斗,而是与他的朋友休•梅雷迪斯(Hugh Meredith)合伙创业。他们用的是从家里(梅雷迪斯的父亲)借来的资金,而不是商业贷款。富兰克林不仅勤奋,而且认识到炫耀勤奋能带来的公关价值。他在大街上用手推车运送纸浆,“证明我没有不屑于干这一行”,“不仅认真展示自己在现实中的勤奋……还避开一切与之相反的负面形象。”

他还是交际高手,这一个性使他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受益良多,包括说服法国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资金的惊人举动。

富兰克林通过他的印刷机,巧妙地利用了大众传媒。当时的费城金属货币短缺,于是向英国大量进口,很多钱都流回该国。当地的高利率鼓励了富人放贷,而不是把资金投资于开发农业用地。富兰克林写了一本匿名的小册子,鼓励人们使用纸币。许多有权势的人知道了作者身份,人数之多足以为富兰克林赢得印刷合同(如今的100美元钞票就印有他的头像)。他写道,这“非常有利可图”。

据本杰明•富兰克林信托基金(Benjamin Franklin Trust)的执行董事罗莎琳德•雷默(Rosalind Remer)称,很多美国人视爱好社交、喜欢享乐的富兰克林为圣诞老人。他有着很强的人道原则,总是努力用目前的慷慨弥补过去的罪行。但他的性格中也有无情的一面。他的成功将凯默逼到了绝路。富兰克林津津有味地评述道,他的前雇主“被迫卖掉了印刷厂以偿还债务,然后去了巴巴多斯岛,生活……环境非常窘迫。”

事实上,富兰克林买断了梅雷迪斯的股份,结果几乎垄断了费城的印刷业,并垂直扩张这种垄断,打入了报纸出版业。他首创了特许经营的形式,以避免他最出色的雇员另起炉灶,对他的企业构成竞争。他在卡罗来纳州等日益发展的殖民地为他们开设印刷店,分享他们的收入,直到收回成本。

富兰克林不指望从他的诸多发明中获得专利权使用费,正如雷默女士所说,“他是早期具有开放源精神的人”。他拒绝了节油炉专利并表示:“正如我们从其他人的发明中享受到了巨大的好处,对于有机会让我们的发明服务于他人,我们应当感到高兴。”

富兰克林撰写的这种炉子的宣传小册子显示,他当初就可以给现代直销商上一堂炒作课,当然其文字的简洁,也让人有所启示。他是这样写的:新发明的宾夕法尼壁炉说明;附详细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详解;已被证实优于其它所有房间取暖方式;所有针对使用该壁炉的异议都得到了回答和排除。

富兰克林在42岁时退休,用他的话说,他当时获得的财富已“足够”。他没有像他的英国朋友实业家马修•博尔顿(Matthew Boulton)和玮致活(Josiah Wedgwood)那样积聚巨额资产。但他的财富已足够他过上舒适的生活。

即使在证明有些事比做生意更重要方面,富兰克林也堪称模范。对他来说,这类事情包括将英国人赶出美国,以及与年轻的法国女子调情。哦,还有放风筝捕捉闪电的事。谁都不应该尝试效仿富兰克林的这一举动。

作者是《金融时报》英国企业专栏作家。

译者/诸彦青